返回

爱你老妈,玄武门见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9章 三日破关夺城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失仪乃大罪,但女帝赦杨再思今日无罪,更不会提。

    她又不是没有派兵出征过朔丹草原。

    她的侄子更是亲征大胜凯旋,哪里不知道此地地处偏远?

    秋日抵达长安?

    确实是可笑的疯癫狂悖之语。

    “况粮秣未备、甲仗不修,空谈‘天时’‘神速’,与夸父追日、蟾宫折桂何异?

    昔汉武遣卫霍北击匈奴,倾天下之粟,聚九州之铁,方成漠南一役。今宵小欲凭虚蹈幻而犯神都,岂非以蝼蚁之足撼泰岳乎?”(‘汉武帝与卫青、霍去病北征是史实’,后面是他为了夸张瞎说的。

    说话半真半假情绪代入,听者就信了。

    因为这里的杨再思的说话逻辑是:借汉武帝捧高女帝,同时拉踩主角。

    是经典的:用历史典故绑架逻辑。杨再思自己的说话逻辑闭环,且已经代入了汉武帝的女帝,去理解杨再思的逻辑,只会觉得无懈可击,你说得对,‘他李唯还比得过汉武帝不成?还打得过比汉武帝还要威猛的我不成?’

    我写在这里,怕人没看懂,把我提前杀了。)

    杨再思的话,自然是越说越激烈。

    无他,已经把女帝捧高了,激进的话再说下去,也得相应的抬高层次。

    都是些车轱辘话,听了半年,杨再思自己都听累了,如今背诵总结再度加工,对他来说真是如吃饭饮水一般简单。

    “兵械谋策更是狂言呓语,狗彘不食。

    我大周兵甲之利,冠绝寰宇。

    少府监千锤百炼,横刀可断昆仑玉,将作监火淬冰磨,弩机堪射北辰星!

    彼竖子闭目塞听,杜撰虚数,便敢狺狺吠战,纵以‘纸上谈兵’喻之,犹辱楮墨矣!

    试问此辈,可曾挥锤锻铁?可辨炉火青赤?麾下可有鲁班之匠?仓廪可有盐铁之积?

    伪唐妄言‘粮足民附’,实乃沐猴而冠,自掘坟冢。

    夫‘破釜沉舟’者,项羽困兽之斗,终殒垓下。

    今彼欲效此愚行,纵焚尽粮秣、蛊惑黔首,然雁门雄关岿然如岱岳,彼之头颅,安能撼泰山一砾乎?

    塞北苦寒之地,春无青苗,秋无刈获,彼辈辎重从何而出?莫非乞食于豺狼,啖雪于穹庐?

    至于‘民心’,尤可笑也!

    陛下抚育万方,恩同再造,中原士庶,谁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?

    若此獠侥幸溃围,则门阀必反噬其脊,百姓必唾其面,草原残寇饥肠辘辘,终将自啖其股!

    是故,此贼狂言,非但谋逆,实乃自呈死兆。

    臣请陛下静观其败,待其粮尽援绝、众叛亲离之日,遣一狱吏足擒之,何劳圣朝甲兵哉!”

    杨再思的话虽然更激烈了,但这些话却也是紫宸殿所有大臣所赞同的。

    你说天时地利,你说世家门阀投机取巧、分头押注,你说百姓容易被你蛊惑,你说你才是前朝余孽正统。

    对,都可以说你说得对。

    但!

    你是什么天兵天将啊,说你伪唐的武器远超越我们大周,说你的良田亩产更是我们大周的双倍有余,还有模有样的从什么书中抄录些章节,说这是种田良策,好小子,有些书甚至都查无此书!

    不知道还以为你伪唐建立在天庭,而不是蛮夷所处的穷乡僻壤呢!

    天方夜谭,尤可笑矣!

    “臣观《论闪电战》全策,仅一句结语:

    必出自不谙军政,心智愚稚,徒效童騃之戏而发夸诞者,竖子妄言耳。”

    杨再思说完后,再叩首后才起身。

    如果这里是书斋、或是茶室,那一定是满堂华彩的大赞场面了。

    只是……

    还未等女帝赞许的说些什么,便听着紫宸殿外内谒者监的一声高呼,

    “边关火急,八百里军情至!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满殿皆惊。

    一直站在女帝边上未曾言语的舍人武显儿看向女帝,得令一声“速宣”后,赶忙示意准入。

    信使趋步入殿,可饶是如此,已见其两股战战,刚到御前便咚的一声伏地长跪。

    说是跪,甚至亦可以说是,御前失仪的跌倒。

    他高举手中密封文书,颤抖道,“臣奉大唐信使命,急奏陛下!”

    一句话,一个称呼,所有人的心里咯噔一声。

    奉谁的命?

    谁给你递的军情?

    信使是知道自己十成十是活不了了。

    但又一想,那唐使问了他的姓名、祖籍、家眷,便豁出去了,不顾所谓等待近侍宣才准开口的理解高呼道,

    “大唐皇帝亲征雁门关,于惊蛰后三日破关夺城!

    我军将领被悬橐于雁门废墟之上!全军……被俘!”


第59章 三日破关夺城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